广州公共文化设施: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元描述: 广州公共文化设施近年快速发展,从数量到质量都取得了显著进步。本文深入探讨了广州公共文化设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结合专家学者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旨在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近年来,广州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从数量上看,全市区级以上公共文化设施已近200处,预计到2035年还将新增100余处,形成超过300处的大、中型文化设施矩阵。然而,随着市民文化需求不断升级,如何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使其真正惠及大众,成为广州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广州公共文化设施发展现状,并结合专家学者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旨在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设施,如何才能“好用”?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公共文化设施的需求也从“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广州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已经进入了“精细化”阶段,如何满足市民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更高要求,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开放时间更灵活
市政协委员、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金曲音乐)广播总监钟慧认为,公共文化设施的开放时间可以更加灵活,满足市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她指出,目前文化场馆的开放时间普遍是“朝九晚五”,这显然不能满足市民特别是年轻人的需求,例如,周末人流量大,工作日上班族又没有时间,导致很多市民无法充分利用这些公共资源。
钟慧建议,文化场馆可以尝试在晚上或节假日延长开放时间,或者推出夜场活动,提供更多元化的文化体验。例如,广州美术馆新馆位于广州塔附近,岭南广场建成后将形成本地大型文化经济圈,灯光秀、夜经济将会带动艺术消费,如果开放时间能够更灵活,就能更好地满足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
场馆布局更均衡
市政协委员、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张艳认为,广州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布局还不够均衡,中心城区与非中心城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张艳指出,重大文化设施大部分聚集在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等中心城区,而非中心城区和农村地区的文化设施相对薄弱,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张艳提出了以下建议:
- 对非中心城区文化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在区、镇街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合作共用,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
- 继续推进城市“10分钟文化圈”建设,因地制宜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优化布局、功能完善、长效管理,让更多市民享受到便捷的文化服务。
- 推进与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融合发展,确保文化活动空间和服务功能,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务。
- 开展城市文化空间的微更新改造,推出一批“家门口的好去处”,打造一批适合休憩、交流活动的新型公共空间。
公益培训课程更丰富
市政协委员、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一级编剧李新华指出,部分公益培训课程相对单一,存在同质化问题,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李新华认为,公益培训课程除了具有本土性、普及性和群众性,还要有引领和导向性作用。他建议,市文化馆要充分发挥中心馆龙头作用,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立足岭南文化,全力打造面向湾区、面向世界的民间文化交流中心;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明清书画和历代岭南绘画院藏极其丰富,一定要用好、用足这个优势,打造能够展示中国精神、讲好岭南故事、促进中外文明互鉴的文化窗口。
总分馆工作机制更完善
广东省文化厅原副厅长、巡视员,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杜佐祥建议,在市、区两级公共文化设施已具有相当规模、活动载体得到有力保障的基础上,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强化内容提升,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总分馆制工作机制,既要发挥好大而全场馆的引领作用,又要重视小而散场所的覆盖效益。
杜佐祥认为,总分馆制的完善可以有效整合资源,提升基层文化服务水平,让更多市民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
文化产品如何才能“走心”?
近年来,广州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打造了不少品牌活动,如“向美而行”“公益文化春风行”“粤韵广州塔——名家周末大舞台”等品牌活动。然而, 李新华发现,一些文化产品存在曲高和寡的情况,大场面、大制作、大舞美往往走不进基层,进不了普通剧场,存在“投入越大离群众越远”的现象。
创作更多“小而美”文化产品
李新华建议,应当创作生产更多小而精、小而美的文化产品,更好地服务市民。他认为,文化产品应该贴近群众生活,才能真正走进人心。
他建议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可以多引进一些重磅国内外展览,这些展览都是已经通过社会检验的、得到观众认可的,对提升广州城市文化地位作用巨大。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院长罗奇透露,自2023年11月30日开放以来,新馆共接待观众近80万人,讲解1869场,举办公共教育活动共113场次,目前在积极开展与境外博物馆、文物机构合作交流,逐步完善对外交流合作机制。
开发文创产品,拓宽传播渠道
除了文化产品存在曲高和寡的情况,众多文化场馆在文创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开发上也存在不足。越秀区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卫国指出,文创产品开发出来后,没有一个销售的渠道,因为公共文化设施不能收费,这导致很多文创产品只能变成展品或礼品,无法进入市场。
钟慧建议,公共文化场馆一方面要提高增值服务,提升自身的“造血功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另一方面,在操作上要有章可循,希望能够尽快落实文创产品开发和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的实施细则,并制定公共文化设施收费管理政策文件,去界定公共文化服务什么时候免费、什么时候可以收费。
市社科院城市文化研究所所长柳立子表示,下一步,广州应在公共财政兜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的基础之上,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进入,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成长,吸引各种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入更有效率的市场化机制实现多元公共文化服务类型供给,不断贴近社会精准需要,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实现和文化消费升级。
数字化如何为公共文化赋能?
除了普惠性和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市民对文化的体验感也越来越看重。人工智能、VR等新技术也慢慢进入人们的生活。目前,广州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建设广州公共文化云,实现数据共享。
利用大数据提升服务体验
张艳认为,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来分析优化馆内资源配置和讲解等服务流程,让体验感更好;提高数字化服务内容的多样性和有效性,推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使人民群众能方便、快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拓展数字化传播渠道
李新华建议,除了对图书资源进行数字化提升,还可以对演艺产品进行数字化赋能,比如推出精品剧目的数字化产品,推出以某个艺术家为原型的数字化人物。这样可以拓展文化产品的传播渠道,从而更好地走近年轻人、走进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常见问题解答
Q:广州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现状如何?
A: 广州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近年来发展迅速,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升。截至目前,全市有区级以上公共文化设施近200处,预计到2035年还将新增100余处,形成超过300处的大、中型文化设施矩阵。
Q:广州公共文化设施面临哪些挑战?
A: 广州公共文化设施面临着开放时间不够灵活、空间布局不均衡、公益培训课程单一、文创产品开发不足等挑战。
Q:如何提升广州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
A: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提升广州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
- 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夜场活动。
- 优化空间布局,加强非中心城区和农村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
- 丰富公益培训课程,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 开发文创产品,拓宽传播渠道。
Q:数字化如何为公共文化赋能?
A: 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馆内资源配置和讲解等服务流程,提高数字化服务内容的多样性和有效性,推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使人民群众能方便、快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Q:广州公共文化设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A: 广州公共文化设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
- 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总分馆制工作机制。
- 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进入,引入市场化机制,实现多元公共文化服务类型供给。
- 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服务体验和传播渠道。
Q:如何才能让广州的公共文化设施真正惠及大众?
A: 需要政府、社会和市民共同努力,从政策、资金、管理、运营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让公共文化设施真正成为市民的精神家园。
结论
广州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需不断完善和提升,才能更好地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相信广州的公共文化设施将会更加“好用”和“走心”,成为市民享受文化生活、提升精神素养的重要场所。